我對上一次聽香港啲傳媒好多都轉哂用普譯,甚至連《蘋果》家陣啲新聞都普譯,聽落都好ngang耳。
「滿地可」(Montréal) 變 「蒙特利爾」,「紐賓士域」(New Brunswick) 變 「新不倫瑞克」,「諾華斯高沙」(Nova Scotia) 變 「新斯科舍」。不過好彩,「卑詩」(B. C.) 冇變到「不列顛哥倫比亞」。有時我真係想知啲記者係採用外國譯名嗰時,有啲乜嘢考慮因素。若果係根據既定譯名,點解「Cameron」唔係「金馬倫道」嘅「金馬倫」?
體壇新聞啲運動員、球會嘅名就冇點變到,費達拿、拿度、舒拉寶娃、祖高域、馬勒當拿、美斯、朗拿度、朗拿甸奴、施丹、碧咸、菲比斯、舒麥加、拜仁,都仲係度。
「滿地可」(Montréal) 變 「蒙特利爾」,「紐賓士域」(New Brunswick) 變 「新不倫瑞克」,「諾華斯高沙」(Nova Scotia) 變 「新斯科舍」。不過好彩,「卑詩」(B. C.) 冇變到「不列顛哥倫比亞」。有時我真係想知啲記者係採用外國譯名嗰時,有啲乜嘢考慮因素。若果係根據既定譯名,點解「Cameron」唔係「金馬倫道」嘅「金馬倫」?
體壇新聞啲運動員、球會嘅名就冇點變到,費達拿、拿度、舒拉寶娃、祖高域、馬勒當拿、美斯、朗拿度、朗拿甸奴、施丹、碧咸、菲比斯、舒麥加、拜仁,都仲係度。